导言:高考已毕,读书有用吗?朱熹用短短四句股票配资实盘开户,作出最恰当的回应
我刚懂事起,我的父母就告诉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在读书的过程中,又有一句话是这么讲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随着年龄的增长,隐隐的有一种声音传了出来,“读书无用论”成了一些人不努力的借口,说法基本上都是“某某也没有读书,挣钱也比那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多”“你大学毕业不也和我一样在这里干某某工作吗?”
这是典型的以个例论整体,以偏概全的行为。这种说法绝对是不对的,尤其是在高考已毕,众多学子面临抉择的时刻。宋代的文学家苏轼曾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读书能带给人的东西,能提升自己的气质与自信,这些东西是拿钱都买不到的。
除了苏轼之外,今天我们所要欣赏的这首诗是朱熹的《观书有感》,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朱熹将自己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来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中学课本上也都学习过,下面来看一下:
展开剩余74%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开篇写了半亩方塘的景色,这半亩大的池塘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清澈明亮极了。远处天空的云影倒影下来,云与影子在池塘水面上交叉并行前行,这乍一看貌似是朱熹不好好读书,往远处眺望看到的景色而得出来的感受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典型的是以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半亩方堂并不大,但是其却由于自身的清与静可以将天上的云影都收纳进来。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半亩方堂可以比作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内心清澈且平静,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全都能印到自己的心里。这是说我们要静下心来读书,即便是只有半亩方堂的大小,也能够装下足够多的知识,前提是自己的内心要平静且深邃。
朱熹随后进一步思考,紧接着又写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样也是以写物来表达自己对于读书的感悟,渠里的水怎么才能保持清澈如此呢?是因为有足够的活水补充进来。引申而言就是,内心如何才能保持清澈与平静,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活水补充进来,这里的“活水”指的就是新知识。朱熹在劝导大家,要想时刻有一颗清澈而又灵活的头脑,就要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
朱熹对于读书无用论的回应
读书对于个人知识层次的提高以及内在素养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生的价值并不能单纯以挣多钱为衡量标杆。不断的读书,不断的补充新知识,能够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在处理人际关系,在教育子女,在面临大义的抉择之时,一个接受良好的教育的人所表现出的整体素养,是那些不读书的人无法比拟的。
可能不读书或者少读书的人在某些方面做得也不错,但是就同等层次的对比来看,显然读书多,接受的教育多的人,在综合比较中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朱熹最后这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对读书无用论作出的最恰当的回应。
讨论
古代曾不让女子读书,理由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仍旧有一些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读完书,然后相夫教子,花那钱干什么呢?其实根本不能这么算,无才之女在教育子女,辅佐丈夫上,你又能指望她能做出多么好的成绩呢?
知识与涵养都是需要持续不断的补充股票配资实盘开户,一代代的积累才行,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要多读书,持续读书。
发布于:天津市